多给孩子一点疗伤空间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8-11-26浏览次数:12

 地震震不垮龙之气节,却带来莫多的同情与关注。生命岂能承受之重,请多给孩子一点疗伤的空间。
    08中国年,多灾多难!春节前夕的一场大雨雪。敲响警钟!5月12日2时28分,8.0级特大地震在四川汶川爆炸开来。据测,断层错动的时间只有22.2秒,却有着“百川沸腾、山冢猝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难以抗拒之威势,造成了极其惨重的人员伤亡。
    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这十万火急之关头,倍显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救护人员、救援财物、新闻报道人员络绎不绝地涌进震灾区,演绎着感人肺腑的一幕幕……
    特别关头的特别的爱,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可过多的关注特别是新闻媒体的采访和曝光是否会给那些痛失亲人、无家可归的灾民带来新的一轮震荡和冲激呢?特别值得关注的儿童、青少年这一群体,这些过度的“爱”会否使他们重新陷入混乱和无法自拔当中?事实告诉我们,儿童、青少年心理还不够成熟,敏感、脆弱。因此,灾难发生后短时间内过早过多地曝光他们的生活和所遇到的灾难,会给其以当头一棒,于其极为不利。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安静、有人陪护的环境空间,这才是最有利于他们身心康复的氛围。
    毋庸置疑,媒体的最大职责就是要记录事实的过程,最大限度地还原真相。除去一些别有用心的商业策划之外,我相信绝大部分媒体人皆恪守新闻职业道德的底数,采访是出于善良的。可是,这善意的新闻采访却让更多的人对被采访者投以更多的关注,不讨好,反倒在他们的新闻愈合的伤口上撒一把盐。四川映秀镇的一名叫小冰的小女孩在一觉醒来却与亲人阴阳相隔,殊不知,过多的报道采访和无为的关爱却如千斤坠般,使她不负重压,投河自尽,悲矣!孰是孰非?难以确辨,可过度的关爱与同情、新闻媒体的频繁曝光,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或许还蒙在鼓里:“我们关爱的这小女孩有错吗?我们何忍放任她呢?”咎往不究,过度的关注如尖刀,杀人不眨眼,这是个血的结论。
    幸存者幸运,可不能沉湎。生命被挽救下来了,如何坚强地走完人生的旅程?这也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我们必须告诉这些孩子不但应该活着,更应很好地活着,以告慰那些逝去的灵魂。
    5月23日,我们敬爱的温总理来到北川中学的临时学校,在黑板上写下“多难兴邦”四字,并语重心长地告诉孩子们:“你们失去亲人,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痛苦。我们每个人都会分担你们的痛苦,但除了帮助之外,我们代替不了你们。你们经历过这场灾难,你们幼小的心灵会更坚强,更加懂得如何面对困难。”这正是面对巨灾一个具备的心态——走出生命之阴霾,更加坚强地活下去。对于孩子而言,日后的路还长着,他们需要这种坚韧的信念自立、自强、面对人生。
    我认为,在这种危急关头,极需发挥国家机关的职能,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指导今后震灾的重建工作(儿童心理辅导方面不可忽视)。温总理的话语久久地在我的心湖荡漾,温暖着我鼓舞着我。是的,灾区的孩子幸存了,幸存的孩子来到我们身边了。但是,过多地曝光孩子的痛苦,过度地关心他们,会让他们重温那恐怖的一幕幕,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弱者,失去了重新出发的勇气和力量。而这些,绝非善良的初衷。如果真的尊爱这些孩子,那就多给他们一点疗伤空间吧。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请多给孩子一点疗伤空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