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即使生命可达百年,也只是在弹指之间消逝。人生苦短已成事实,既然改不了它的长度,为何不延长它的深度呢?只要我们肯正视和端正自己的人生观,生命即使短暂,人生也还是充满意义的。
对于人生,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而我的人生观,却只是简单而又意味深长的十二个字——乐如佛,兼如海,淡如水,重如山。
乐如佛。
人生原已苦短,就要无谓去自寻烦恼来磨其心志,饿其体肤。我认为,乐观、积极的态度,是保持生命力旺盛的基本保证。哪怕有再重的打击,再多的磨难,也应笑看人生。生活总得想法子过的,与其整天愁眉苦脸,把自己弄得影消醒瘦,颓废不堪,还不如放下心里负担,给快乐多留点空间,抛弃愁苦,迎来新的希望。
就如佛,他永远都是笑容满面,从不因人间的明暗善恶而改变。我们不是佛,所以难逃劫难与痛楚,但我们却可以向佛学习,学习他的那份乐观的精神。
佛之所以“乐”,还因他有心怀天下苍生,有慈悲为怀之心。这对有些只以自己为中心的人,是有启示的。人间百态既已看透的那份超然,我们或许学习不来,但是人的心境是可以改变的,即使不能胸怀天下,也可多为他人着想,考虑自己的苦恼少了,心情自然也就随之改变。
也许有的人也曾试图寻求快乐,但却始终无法快乐起来,于是意志更为消沉。快乐本在人心,难道还用的着去挖地三尺般地去探求吗?只要你乐观,积极地看待问题,那么,人人都可以成佛。
兼如海。
倘若人在活在世上,老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计较,就算你的精神再乐观,再积极,这样活着,只能有一个“累”字来概言。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我的人生观里。心胸开阔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兼如海,就是要兼别人之所兼,容别人之所不容。
兼别人之所兼,指的是别人所能容纳的人、事物,自己也一样能做到。容别人之所不容,亦指别人不愿包容的东西,自己也要尝试着努力达到。
但,凡是讲究有度,我能包容别人无意犯的过错,能包容别人难以改变的缺点。但是,这里所提的包容,绝不等于法释,也绝不等同于纵容。对于那些蓄意的伤害,那些积存的恶习,所用的绝不是“包容”,而是,应采取非凡的手段去扼制或制止它。
淡如水。
我觉得人生,实在不能以追求名利为目的。对于名利,我想说的是三个字:淡如水。
淡泊名利,需要的是陶潜式的那份“宁静纯朴,幽远”的心境。闲看门前花开花落,静静观天边云卷云舒,这份超然脱俗而意蕴深长的心境,古往今来,达者何人。但是,陶潜做到了,他的隐居,他的《归园田居》,他的《饮酒》…….读来让人爱不释手,诗人悠然自得的感情,完全寄托于幽然恬静的田园风光中。
当然,陶渊明只有一个,“桃花源”始终如柏拉图的“理想王国”,是脱于现实的,永远都无法实现的。所以,作为当代的知识分子,我们当然不能学什么“木隐隐于山,大隐隐于木”。我们所必须做到的是,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和解决问题,千万不可存功利之心。
以平常,平凡的心态面对的生活,这就是淡如水。
重如山。
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人们永远记住了他。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里有言:有的人死时轻如鸿毛,有的人却重于泰山。
人生在世,始终难免一死,是任其自然地死去,还是有意义地逝去。这是我已思考过千百遍的问题。虽然现在已是和平年代,毋须像革命先辈那样为了伟大的革命事业而献身。但是,建设心的现代化社会,尤须我们去奉献力量。
我们应该做到的是:更加努力学习,然后为社会主义社会事业献出我们的力量,赋予我们的生命以重量。
“乐如佛,兼如海,淡如水,重如山。”这就是我的人生观,这就是指引我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的导航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