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的政治基础和内在要求。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也就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民族团结依然是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基本保证。
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民族团结知识吧!
一、什么是民族?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
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和谐守礼、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三、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四、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
国家统一。
五、“三个离不开”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六、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七、民族问题具有哪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重要性。
八、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什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九、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主权。
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十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的根本原则是什么?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十二、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意义何在?
民族团结,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
(2)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
(3)民族团结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